評價項目名稱 | 滕州市三合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精密鑄件搬遷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滕州市三合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滕州市南沙河鎮篤山口南600m(古石一村) | ||||||
評價項目簡介: 本項目占地28059m2,新建生產車間10800m2,包括熔煉區、覆膜砂區、粘土砂區、樹脂砂區、后處理區;輔助及公用設施3750m2,包括配電室、空壓機房、給排水等;辦公生活設施1768m2,包括辦公樓、職工食堂、警衛室等。購置主要設備38臺套。 | ||||||
技術服務項目組人員名單:劉傳富(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苗志成(預防醫學)、許亭輝(安全工程) | ||||||
現場調查人員 | 劉傳富、許亭輝 | 時間 | 2022.11.23 | 陪同人 | 吳迪 | |
現場采樣人員 | 劉傳富、苗志成、許亭輝 | 時間 | 2022.12.3~12.5 | 陪同人 | 宋方元 | |
現場檢測人員 | 劉傳富、苗志成、許亭輝 | 時間 | 2022.12.3~12.5 | 陪同人 | 宋方元 |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對該項目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矽塵、電焊煙塵、錳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甲醛、硫酸、噪聲、紫外線、工頻電磁場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表明:各檢測點結果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19)要求;對該項目產生噪聲的工作地點和崗位進行了測量,8h等效聲級測量結果、工頻電磁場檢測結果、罩內紫外線所測結果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該建設單位根據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綜合控制粉塵、化學因素、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當前能夠滿足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在以后正常生產過程中,在采取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所提對策措施和建議的情況下,能夠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建議:1、總體布局建議 (1)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要求,在生產區與非生產區之間設置綠化隔離帶,或者將生產區進行密閉,減少生產區職業病危害因素對非生產區的影響。 (2)企業應根據《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 50187-2012)要求,加強監督,確保人流與物流分開,保證人員通行及物流流通的安全及暢通。 2、生產制度建議 建議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家主席令〔2018〕第24號修改)第三十六條要求修訂生產工作制度,合理組織生產。 3、職業衛生管理建議 (1)企業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國家主席令〔2018〕第24號修正)和《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88-2014)等要求,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應急的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2)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處理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有關個人健康資料。 4、檢維修及有限空間作業 (1)在生產設備檢修或維護過程中,維修人員可能接觸到高濃度的粉塵、錳及其化合物,所以在檢修或維護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加強通風和降溫。特別是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容易發生危害。 (2)在檢修設備前要制定好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全面通風,通風后對場所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確保無誤后佩戴好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以及防毒口罩等防護用品再進入;需要進入設備及管道等密閉設備進行作業時,應嚴格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規范》(GBZ/T 205-2007)的規定進行,防止窒息或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2、補充風鎬、手工打磨手傳振動危害因素識別; 3、完善高溫危害分析(非高溫季節,檢未測)與評價; 4、補充生產車間澆鑄點機械排風裝置與焊煙凈化器型號、功率、分布位置調查分析與評價; 5、硫酸化學毒物作業人員的禁忌證為“①嚴重的變應性皮膚病;②活動性角膜疾病”; 6、補充固化劑、涂料等液態化學物質儲存防護措施調查分析,固化劑含硫酸,完善應急救援評價; 7、完善車間自然采光、照明評價; 8、落實專家提出的其他意見. 附影像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