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項目名稱 | 棗莊海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棗莊海王健康產業園一期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 |||
建設單位名稱:棗莊海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棗莊高新區廣潤路588號 聯系人:田劉卓卓 | ||||
評價項目簡介: 棗莊海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25日,注冊資本為10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劉澤峰,為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保健食品生產、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等許可類項目,以及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非居住房地產租賃、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等一般項目。 | ||||
現場調查專業技術人員 | 張壯、徐帥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田劉卓卓 | |
現場采樣專業技術人員 | 苗志成、張壯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田劉卓卓 | |
現場檢測專業技術人員 | 苗志成、張壯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田劉卓卓 | |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有機粉塵、硫化氫、甲硫醇、鹽酸、硫酸、氫氧化鈉、噪聲、工頻電場。檢測結果均符合限值要求。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2018〕第24號修正)等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的規定,對棗莊海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棗莊海王健康產業園一期項目進行了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得到以下結論: (1)建設項目按照要求進行了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 (2)經過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確定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有機粉塵、硫化氫、硫酸、鹽酸、甲硫醇、氫氧化鈉、噪聲、工頻電場。 (3)建設項目各工種接觸的有機粉塵(其他粉塵)、硫化氫、硫酸、鹽酸、甲硫醇、氫氧化鈉、噪聲、工頻電場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4)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職業病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設施和輔助用室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總體布局基本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5)建設項目組織生產人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監護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6)建設單位已經建立了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配備了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建設單位能夠按照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體系組織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綜上,該建設單位根據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綜合控制粉塵、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護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當前能夠滿足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在以后正常生產過程中,在采取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所提對策措施和建議的情況下,能夠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建議:總體布局 在非生產區附近進行重點綠化,在空地鋪設草坪、建設花壇和綠化小品。 職業衛生管理建議 加強職業衛生檔案管理,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的有關規定,對檔案材料進行分類管理,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并在今后職業衛生檔案管理中不斷充實、完善。 檢維修及有限空間作業 (1)在生產設備檢修過程中,維修人員可能接觸到高濃度的粉塵、錳煙,所以在檢修或維護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工作,加強通風和降溫。特別是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容易發生危害。 (2)建設項目在清掃、維修時存在有限空間(如化糞池),因此用人單位應采取綜合措施,消除或減少有限空間的職業病危害以滿足安全作業條件。 1)組織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有限空間部位進行全面辨識,建立檔案。 2)制作有限空間警示標識,不經允許,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3)制定有限空間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作業規程。 4)實行有限空間作業許可制度及作業票簽發制度。 5)應對參加檢維修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檢維修作業現場和檢維修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應采取的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及注意事項。 6)檢維修前,應根據檢維修項目的要求制定檢修方案,根據具體情況識別、確定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檢維修時,作業人員應按要求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7)在有限空間內填充物更換和設備檢維修過程中帶好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儀及防塵防毒口罩等個體防護措施。 8)在有限空間進行檢維修時,應嚴格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范》、《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的規定進行。 (1)加強培訓教育,通過不斷的培訓學習,讓作業人員充分認識到職業病防護的重要性,保證職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正確使用防護設施、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員工初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學時,繼續教育不得少于4課時;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加有關部門機構組織的取證培訓。 (2)保證個人防護用品與應急救援器材的完備有效,不得隨意使用或挪作他用,由安全生產部對個人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器材定期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器材及時更換或維修。 (3)做好夏季高溫檢測,按要求編制預防中暑預案,進行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 (4)夏季為生產員工發放降溫飲品、防暑藥品及防曬護膚品,冬季為生產員工配發必需的防寒工作服、防寒手套等,適當減少巡檢作業頻率。 (5)保證職業病防護設施的完備有效,不得隨意使用,由安全技術部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設施及時更換或維修。 (6)保證現場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和中文告知卡的清晰、完整,由安全技術部負責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 (7)按要求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新招職工)、在崗期間、離崗時(離崗職工)、應急的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同時要落實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查體管理制度。 (8)針對項目可導致的急性傷害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按照要求進行定期演練。 (9)加強對應急物品的經常性檢查和維護,確保有效可用。急救箱內的物品和數量根據消耗及時補充,急救藥箱的物品和數量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1-2010)相關要求進行選擇。 預防性告知 (1)項目驗收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登錄“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系統”進行職業病危害申報。 (2)建設單位應加強外委作業勞動者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與外委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時應要求外委公司為勞動者配發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同時應要求外委公司定期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衛生培訓等相關工作。建立外委作業職業衛生管理檔案,應將職業衛生培訓、職業健康檢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等資料存檔,同時將外委作業勞動者納入本公司職業衛生管轄范圍內,與公司員工享有同等待遇。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1、本項目粉塵應為有機粉塵; 2、補充污水處理站結構、污水處理工藝; 3、細化生產自動化程度、設備密閉程度調查分析; 4、完善粉劑車間除塵系統設置情況調查分析與評價; 5、補充辦公樓、高架庫、配電室、污水處理站等采光調查分析與評價; 6、補充危險化學品庫、危廢庫通風、報警、防流散等設施調查分析與評價。 |
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