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10月
評價項目名稱 | 山東豐源通達電力有限公司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山東豐源通達電力有限公司 地址: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王莊村 聯系人:杜阿連 |
||||||
評價項目簡介: 山東豐源通達電力有限公司是山東豐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25日投資設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王莊。本公司是以煤炭、生物質燃料為依托,煤電、生物質發電為主體,主業突出、多業并舉的大型股份制企業。是區域集中供熱熱源。公司目前年發電量7.1億千瓦時。生產運行狀況良好。 該公司于2018年委托中檢集團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對其進行了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自上次評價以來新增了二期通達運行車間。 |
||||||
技術服務項目組人員名單: | ||||||
現場調查人員 | 王軍朋、滿晴 | 時間 | 2021.7.12、7.16 | 陪同人 | 杜阿連 | |
現場采樣人員 | 許亭輝、朱德奎、薛堯、劉春雷 | 時間 | 2021.8.2、8.3、8.4 | 陪同人 | 杜阿連 | |
現場檢測人員 | 許亭輝、朱德奎、薛堯、劉春雷 | 時間 | 2021.8.2、8.3、8.4 | 陪同人 | 杜阿連 |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規定,二期通達運行北煤場進煤口粉塵性質為煤塵,二期通達運行5#鍋爐0米層出渣口、二期渣庫放渣口、二期灰庫放灰口、生物質生產部1#生物質鍋爐出渣口粉塵性質為矽塵。 項目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檢測結果表明:檢測工作場所粉塵峰接觸濃度不超過3倍PC-TWA,各工種所接觸的個體長時間粉塵濃度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要求。 化學因素:對該公司工作場所空氣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氫、氨、氫氧化鈉、鹽酸、六氟化硫、錳及其化合物、臭氧、一氧化碳的濃度進行了檢測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規定,各檢測地點空氣中所測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的短時間接觸濃度及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符合限值要求;錳及其化合物、六氟化硫的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符合限值要求;臭氧、鹽酸、氫氧化鈉、硫化氫的最高接觸濃度符合限值要求。 物理因素: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規定,各工種個體噪聲測量結果均符合要求;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規定,電焊工罩內紫外線強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接觸高溫的工人為巡檢作業的方式,其勞動強度較輕,根據職業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可知其勞動強度為Ⅰ級。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的規定,本項目各工種接觸的高溫不超限;現場檢測時對以上作業場所的工頻電場進行了測量,電氣運行工接觸的工頻電場強度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標準限值的要求。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該項目在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符合相關要求、職業健康監護、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基本符合 建議: 1職業健康監護 (1)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 188-2014)的要求,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員工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查體(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確保員工身體健康。 (2)根據各崗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體檢項目。 (3)根據查體報告結果,對需要復查的人員進行復查,并將復查報告存檔。 2個人防護用品 (1)公司應加強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對損壞、過期、失效的防護用品及時進行更換。 (2)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增強意識,不定時檢查工作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督促防護用品的使用。 3持續改進性建議 (1)加強設備經常性檢查,保證密封性良好,確保除塵器等防塵設施的密閉性,經常進行檢查,保證其密閉性。 (2)經常使用清掃車清掃地面,使用灑水車灑水降塵,防止二次揚塵。 (3)根據實際工作不斷更新完善職業衛生檔案資料。 (4)高溫季節應當加強防暑降溫措施、避免中暑。 (5)在工作場所補全毒物、高溫等警示標識。 4預防性建議 用人單位應采取綜合措施,消除或減少有限空間的職業病危害以滿足安全作業條件。 (1)組織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對有限空間部位進行全面辨識,建立檔案。 (2)制作警示標識,不經允許,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3)制定有限空間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作業規程。 (4)實行有限空間作業許可制度。 (5)應對參加檢維修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檢維修作業現場和檢維修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應采取的措施,檢維修過程中應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及注意事項。 (6)檢維修前,應根據檢維修項目的要求制定檢修方案,根據具體情況識別、確定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檢維修時,作業人員應按要求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7)在有限空間進行檢維修時,應嚴格按照《密閉空間作業職業病危害防護規范》(GBZ/T 205-2007)、《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2015〕80號)的規定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