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評價報告網上公開信息表
評價項目名稱 | 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組煤開拓工程 | |||
建設單位名稱: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 地理位置:曹莊煤礦位于滕南煤田北部的西崗鎮境內,隸屬山東省滕州市管轄。井田東距棗莊市約 聯系人:滿文華 | ||||
評價項目簡介: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或簡稱“曹莊煤礦”)位于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鏡內,處于滕南煤田的北部,是由國投公司控股,與滕州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合資經營建設的國有中型企業。 曹莊煤礦于1995年12月正式投產,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30萬t,現核定生產能力為年產45萬t。礦井為立井多水平開拓,一水平-65m,二水平-180m。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主井進風,副井回風。 為保證礦井正常接續,該礦進行下組煤開拓工程建設。該礦委托兗礦集團鄒城華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5年1月編制了《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組煤開拓初步設計》和《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組煤開拓初步設計安全專篇》,分別由滕州市煤炭工業局以滕煤字[2005]16號文和魯南監察分局以魯煤安監南局發[2005]32號文批復。 施工期間,兗礦集團鄒城華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修改。變更后的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經滕州市煤炭工業局以滕煤字[2013]76號文和魯南監察分局以魯煤安監南局發[2012]124號文批復》。2005年曹莊煤礦下組煤開拓工程動工,相關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按照安全專篇的有關章節要求進行了施工,延深工程共完成單位工程33個,其中,礦建工程25個,安裝工程8個,經棗莊地方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認證,各單位工程均到達合格及以上標準。 煤炭工業濟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編制完成了《山東省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防護設施按照設計與主體工程同時進行了施工,2014年3月13日該設計通過山東煤監局審查, 2014年3月25日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以魯煤監職衛[2014]50號文進行了批復。 首采工作面安裝后于2013年8月21日向滕州市煤炭局申請了聯合試運轉,2013年9月22日,滕州市煤炭工業局以滕煤字【2013】111號文《關于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組聯合試運轉的批復》批準了聯合試運轉,聯合試運轉期間各系統運行正常。 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山東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對該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山東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組織評價人員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調查、工程分析、資料收集及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現場檢測等工作,遵循科學、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編制完成了《山東省滕州曹莊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下組煤開拓工程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書》。 | ||||
現場調查專業技術人員 | 王立華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滿文華 | |
現場采樣專業技術人員 | 宋廣瑞、李衛賓、謝輝、周軍、王立華、李增謙、施耀廣、王永忠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孫濤、吳亞峰、任曉 | |
現場檢測專業技術人員 | 宋廣瑞、李衛賓、謝輝、周軍、王立華、李增謙、施耀廣、王永忠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孫濤、吳亞峰、任曉 | |
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本項目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粉塵類:矽塵、煤塵、水泥粉塵等。 化學物質類: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物理因素類:噪聲、振動、高溫、工頻電場等。 放射性物質類:氡及其子體。 檢測結果: 對總塵短時間接觸濃度測定了16個作業地點,短時間接觸濃度合格作業點13個,超標地點為采煤工作面刮板機頭、采煤工作面、鍋爐房出渣口。對呼吸性粉塵短時間接觸濃度測定了15個作業地點,短時間接觸濃度合格作業點14個,超標地點為采煤工作面。檢測個體呼吸性粉塵作業崗位28個,8h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合格崗位有27個,超標作業崗位為采煤工作面攉煤工。 對作業場所的CO、CO2、NO2、NO、H2S、SO2共6種有毒物質進行了定點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中對以上化學毒物接觸限值的要求。 共檢測噪聲場所17處,13處的測定結果符合衛生限值的要求,超標點為地面原煤振動篩、副井口、井下掘進工作面材料道。共檢測接觸噪聲的工種7個,超標2個,超標工種為掘進材料道和二采區軌道巷打眼工。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該建設項目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 該項目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綜合防治措施,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落實且運行基本正常。煤礦在今后的生產運行過程中,在確保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正常運行、認真落實本評價報告書中提出的建議、個體防護措施到位、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有效執行的情況下,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夠滿足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具備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條件。 建議: 1.采煤工作面溜子道刮板輸送機機頭轉載點安裝封閉式防塵罩,加強對噴霧降塵設施的維護。采煤工作面要嚴格執行《作業規程》中短壁快速注水的規定,注水眼間距、注水孔深、注水時間、注水泵的壓力要符合注水技術要求,確保注水效果。 2.采煤工作面、運煤轉載點、煤倉上口等易產生粉塵的地點增加降塵設施,保證降塵效果。 3.鍋爐房出渣時加強灑水,出渣口防塵罩必須封閉嚴密。 4.通過風速傳感器監測風速,控制采、掘工作面的風速,防止二次揚塵。 5.針對生產過程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設置警示標識、區域警示線,并有警示說明。標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普及職業衛生知識,使工人掌握職業病防護技能,提高作業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1.職業健康監護資料調查不全面,應補充動態監護資料和既往職業病人發病情況。 2.粉塵防護建議等內容缺少針對性。 3.提出的總評價結論與職業病危害評價部分個別單元的評價結論不一致。 4.缺少對副井兼作回風井上井口生產性毒物和噪聲檢測結果與評價內容。 |